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院系首页 -> 党团工作 -> 正文

【理论学习】发挥高校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作用

发布日期:2021-10-23  来源: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官网   点击量:

创造千秋伟业,人才是第一资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下大力气培养优秀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这一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

基础研究人才是人才强国的重要基石

人才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和坚实基础,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有力推动人才强国建设。我们要建设的人才强国,是掌握世界前沿科技、具备国际科技竞争优势、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的人才强国,不仅需要一大批高水平的应用研究人才和技术开发人才,而且需要大量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基础学科薄弱、基础研究人才缺乏的国家,不可能成为人才强国。从我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具体情况来看,基础研究人才之所以是人才强国的重要基石,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基础研究人才是增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的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明确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一靠培养,二靠引进。受经济实力、国际关系、科技壁垒等因素影响,自主培养人才是我国人才供给最主要的、也是最可靠的方式,因此,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直接决定了人才强国建设的成败。而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是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因为在研究人才的三大类别中,技术开发人才和应用研究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的支撑,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必将增强国家整体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基础研究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不断优化,素质持续提高,但与此同时,人才队伍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还不得不依赖发达国家。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当前“我们到了要大声疾呼加强基础研究的关键时刻”。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基础研究人才是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支撑。人才强国不仅表现在各类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和高科技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上,还表现在人才汇聚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上,只有当我们国家能够汇聚国内外顶尖人才,拥有世界一流创新团队,在主要科技领域和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国家才是名副其实的人才强国。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以大量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科学领域的“大师”也就是世界顶尖的科学家,他们绝大多数是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或者与基础研究密切相关,他们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创新,甚至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大师”对科技发展的巨大贡献,反映的正是基础研究人才对于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意义。

高校具有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独特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高校基础学科众多,基础研究底蕴深厚,拥有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能够使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因此高校在培养基础研究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人才资源汇聚优势。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需要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的强有力支撑,培养基础研究人才需要既深谙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又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深厚学养的人才队伍。高校师资力量、科研力量雄厚。高校人才队伍不仅体量大,且专业覆盖面广,是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

科研平台汇集优势。科研平台是高校汇聚人才、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摇篮”。基础研究由于周期长、风险高,科研平台建设需要大量的、长期稳定的人财物投入。由于我国高校的公益性属性,高校更多把社会效益、社会贡献放在首位,高校各学科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等各个层次的科研平台,可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具有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独特优势。

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我国高校大多学科门类齐全、实力雄厚,这是开展基础研究的前提和保障。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理科与工科等的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催生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和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当今许多重大科学研究新生长点的发现、科研成果的重大突破乃至新学科的诞生,既植根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也往往是学科交叉和相互融合的结果。多学科、多层次的学科结构,使高校在培育交叉学科、创建新的学科增长点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这有利于开展联合攻关和综合性的基础研究,有利于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

高校培养基础研究人才要多措并举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高校要成为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必须主动担当作为,出新招、求实效。

加强党委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只有坚持党对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才能为做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高校党委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工作格局。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做好顶层设计,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在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提供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为一切有志成才的人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对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的要问责。

创新评价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人才评价这个‘指挥棒’”,“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基础研究工作具有长期性、积累性、不确定性的特征,对基础研究人才的评价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评价方式。一是“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创新基础研究人才评价体系,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既重视直接产出,又重视社会效益;既重视近期效果,又重视中长期效果;既重视成果数量,又重视成果质量及其对未来创新的影响和引领带动作用;既把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和认可所有参与者的贡献,又防止短期化、功利化倾向,促进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完善分类评价。根据基础科学研究特点和规律,均衡考量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设定科学的基础研究人才分类评价标准,着力解决分类评价不足、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手段趋同等问题,如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重点评价研究的原创性和学术贡献,战略导向类基础研究重点评价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效能等。三是完善同行评价。建立完善以同行学术评价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加强国际同行评价,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加强评审专家数据库建设,建立评价责任和信誉制度,确保人才评价的公平性、透明性和科学性。

壮大人才队伍。坚持全方位谋划,多举措稳定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壮大人才队伍,使基础研究事业青蓝相继、人才辈出。一是稳定基础研究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构建分阶段、全谱系、资助强度与规模合理的人才资助体系,使基础研究人员甘坐板凳十年冷,静心笃志地进行基础科学研究。二是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在培养对象上,重点加强优秀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之逐步成为基础研究的骨干队伍,尤其要加快培养一批三十至四十岁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在基础前沿领域和应用基础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在培养方式上,通过实施青年科学家长期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计划,鼓励青年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工作,建立老中青人才“传帮带”机制,形成基础研究的师承效应。在学科设置上,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本科生培养,探索基础学科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等。三是吸引基础研究人才。一方面,发挥各类基础研究平台对人才的“磁场效应”,多方引才引智,广聚天下英才,形成优秀基础研究人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共生效应”。另一方面,吸引、选拔优秀青年学子投身基础研究,从研究生培养阶段开始就大力提倡基础研究;加大对基础学科博士后的支持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在数理化生等学科建设一批培养基地,吸引、选拔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研究,为基础研究输送后备人才。

加大投入力度。探索共建基础研究研发机构、联合资助、慈善捐赠等措施,在学校年度预算分“蛋糕”时,向基础研究和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倾斜。与此同时,规范资金使用,提高科研投入效益。一是提待遇。通过直接补贴、扶持计划、基础研究人才专项等稳定支持方式,提高基础研究人员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的待遇,为他们心无旁骛潜心钻研解除后顾之忧。二是保研发。通过保障和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基地、研究项目的研发经费,增加优势学科基础研究项目,支持自主布局基础研究;培养、引进基础研究优秀拔尖人才,培育高水平基础科研团队;改善基础研究仪器设备、基础设施、科研用房等,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三是建平台。对标教育部“珠峰计划”,加强基础研究科研平台建设,发挥特色优势,建设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和基础研究科学中心,以平台吸引、凝聚、培养人才。

营造良好氛围。基础研究是打基础、利长远的铺垫性工作,不少研究者可能一辈子都默默无闻。这就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励基础研究人员迎着春光拔节生长。一是营造宽容开放的氛围。基础研究需要屡败屡试的硬拼和坚守,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要营造学术民主、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鼓励基础研究人员敢于啃硬骨头,激发创新活力和潜力,不盲目追热点,围绕重要方向开展长期研究。二是营造尊崇礼敬的氛围。对甘于寂寞、埋头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改进内部科研管理,减少繁文缛节,为基础研究人员减负松绑;大张旗鼓表彰奖励、宣传推介基础研究优秀成果和先进典型,让热爱基础研究、崇尚基础研究、尊敬基础研究人员成为风尚。三是营造科学至上的氛围。科学研究离不开精神支撑,基础研究尤其如此。只有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使之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观,才能培养造就更多兼具家国情怀和科学家精神的基础研究人才,为建设人才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校长、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起军